close

         本想說要寫到第四支葡萄酒,似乎有跡象成為一種長壽的興趣時,才要來談談我的心路歷程。但守靈的夜晚,不想再摺各式祭品,發呆又容易睡著,不如開始動手寫我品味葡萄酒的一些想法,讓自己的腦袋動起來,來個一舉兩得比較有意義。話說想讓品嚐葡萄酒成為我的習慣,不是近期才有的想法,早在碩一時,就有持續一段時間的行動。不過,那時是因為受到紅極一時「一天一杯紅酒有益身體健康」宣傳的感染,所以成了為健康而紅酒的研究生,卻一點研究精神也沒有,關於葡萄酒的製作過程,如何分門別類、各國有哪些分級制度,該用什麼杯子飲用,甚至是如何存放都沒有概念。到了賣場就找便宜的葡萄酒下手,在租屋處就用馬克杯裝酒來喝,喝不完就擺在角落。說實在的,那時真的是越喝越痛苦,開一瓶酒擺了一個禮拜都沒喝完,最後只覺得自己好像在喝有酒精味的藥水,沒堅持多久就放棄這個健康理論。雖然中間有因聚餐又喝了幾次葡萄酒,卻沒什麼特別的感覺,就這樣把葡萄酒遺忘在我的忙碌的歷史研究中。

         今年六月多想買本書,回軍中時能充實一下自己枯竭的大腦,在書局裡漫無目標的尋尋覓覓時,被兩本有關葡萄酒的書籍給吸引,一本是《2011亞洲精選100支葡萄酒》,另一本是《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》,兩者都觸及葡萄酒的基本知識,突然間勾引出我的生命中還有葡萄酒,一種在我極少的飲酒經歷中,最常出現的酒類,「我是不是要好好的認識它,不然不太會喝酒,又不懂酒的男人,似乎跟弟兄間總少一個話題可以消磨時間。而且葡萄酒好像是我比較能感覺出有所不同的酒類,一般人對葡萄酒的想像也比較偏向有氣質的酒種,很少聽到有人是豪飲葡萄酒,而是較正面的稱『品嚐』葡萄酒,用葡萄酒好像可以提升自己的氣質。」一個帶有點功能取向的想法慫恿下就衝動地買了前一本書,把它帶回部隊好好研究,就這樣開啟這幾個月來我對葡萄酒的狂熱。 

         回想起來,老爸在我十八歲前都在掩護不讓我喝酒,說真的我沒有很喜歡喝酒,至少不會把酒當成日常飲料,或者說沒有食物配我根本不會開酒來喝。然而在為數不多的喝酒經驗中,我很不喜歡啤酒中一種麥味,愛喝飲料的我,縱使冰箱內放了十幾罐海尼根而沒有其它飲料,我寧願選擇喝水。而少之又少的喝威士忌印象裡,我真的分不出各家廠牌有什麼差別,更別提喝來喝去都是那一家的金門高梁,香卻會辣,喝多後又使人講話都酒氣橫生,讓我會心生敬畏之意。只有葡萄酒我喝的機會較其它酒類多,之前雖無法具體說出各家顏色、香味、口感差別,我卻能體會出不同廠牌的葡萄酒是有所差異,還能進一步說出:「這一瓶比上一瓶更吸引我」,「或比上一瓶還能入口」等感想。加上那拿著高腳杯的美姿美儀,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紳士精神,令我莫名的嚮往。想想也對,認知中一口食物一口啤酒叫豪邁,一口食物一口烈酒叫「熱」情,這兩者都與我的形象不符,也學不來。只有一口美食一口葡萄酒叫氣質、稱品味,這才是我想、我能形塑的自我形象。也只有葡萄酒這麼講究與食物相配,以求相互輝映之效。嗯,愛吃的我也該有個成熟的品酒興趣,豐富未來的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  一個能充分說服自己的動力驅使下,不斷的買相關書籍,大量的上網探索葡萄酒的各種知識,還投資了不少錢買相關用品,在衣櫃裡整理出一層專屬葡萄酒的小天地。也實際品嚐了三瓶酒,上網分享我的心得,現在還有一瓶酒在等待我的開瓶。如此種種讓我意識到葡萄酒是一門有趣的學問,以及解答我不少陳年的誤解,例如玫瑰紅指的是顏色,與玫瑰花一點關係也沒有;又如所有葡萄汁都是淡色,紅酒之所以紅是來自於浸皮這個過程,所以深色葡萄也能釀出白葡萄酒。一個個相關的問題被解答,這種內心茅塞頓開的舒暢感是讓我堅持走下去的強心針。不過有鑑於之前心急又求新的心態作祟下,買了高價的數位相機,卻未能好好發掘它的好,深感遺憾與浪費。這次我先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,劃出一個適合目前的我的價位,讓自己不會因葡萄酒而顧此失彼。其次,強制自己要寫每支酒心得,畢竟把自己的感想寫出來,才是有效提升與葡萄酒各項認識的不二法門。最後,時時提醒自己興趣的建立沒有速成班,要靠自己一步一腳印,來陳年自己心裡那瓶年輕的葡萄酒。現在的我,自備一本抄著各國葡萄酒分級、關鍵字、各種葡萄的特色(貼現成的),以及鎖定的酒款,看到有賣葡萄酒的賣場,就拿出來翻翻看看,透過這種實在方式,增加自己的經驗值。希望假以時日,經過這些過成不斷地熟陳自己,真正享受那微醺輕妙的好心情(十月三日補)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文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